怎么样把家里电脑桌围起来(小康路上的藏书梦)
作者辟出一层住宅作为书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检验精神文化生活是否“小康”,看一家人的书柜就能略知一二。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上小学,每逢寒暑假,都会住到奶奶家。每天去本溪路电影院门前的书摊儿去看小人书是我假期最大的乐事。我拿着家里人给的几角钱,找一个板凳坐下,一看就能看一两个小时。刚刚识字的我,通过小人书看图识字,了解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知识,也看了一些“连环画版”的名著。小人书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启蒙,作用不可小觑。
上世纪90年代,我上中学时,租书非常流行。我家附近的和平区林西路有很多租书亭,租书一般要50元以内的押金,租一本书每天需要交给摊主5角至1元钱,也有成套的书可以按周结算,2元到5元钱可以看一套。我借到书之后,基本上两天就能看完一本,有时候同学之间还互相交换,每个人只花一份钱,便可以看到两套书。男生大都看金庸、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女生基本上人手一册琼瑶、岑凯伦的都市言情小说。
后来上大学,学校每个月发70多元的补助,由此开启了我购书的模式。买书、看书成为我最主要的精神享受,但因为条件所限,所以始终无法实现“买书自由”。
迈进新世纪,我毕业后参加工作,随着收入的增长,藏书的数量也持续攀升,家中的三个书架放不下了,有些书就打包放进了纸箱。后来纸箱也越来越多,把我的电脑桌都围了起来,真有一种坐拥书城的感觉。
婚后,我和爱人商量每月拿出一份固定的钱用来买书,爱人非常支持我,还为我定制了9个书柜,不但妥善安置了我原先的藏书,还为日后买新书预留了空间。我买书的劲头越来越足,买几百元的书都是自行决定,买几千元的书会和爱人商量一下,但基本上也是“告知”,请求从未被“驳回”。再后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开始在网上买书,阅读范围也一再扩展。两三年下来,我在网络书城的消费记录,竟然高达15万余元。
在读书藏书的同时,我也开始写书、出书。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阅读、旅游、看电影是我们全家的共同爱好。没几年,家里书柜又装满了。为了彻底解决藏书收纳的问题,我们在紧邻中环线的黄金地段买了一套4层的错层洋房。爱人特批将4层住宅的一层专门给我藏书,我有了专门的书房。
而今,每当我坐在书房中,看着像图书馆一样的书柜和里面的藏书,不由得想起那个曾经坐在本溪路电影院门前台阶上看小人书的自己。从花钢镚儿看小人书,到交押金租书,再到买书、藏书,最后竟然为了藏书而买房,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和我的藏书印证了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