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脑制造行业怎么样(设计奇才和制造狂人,总是层出不穷的上演。今天我们熟)
设计奇才和制造狂人,总是层出不穷的上演。今天我们熟悉的是马斯克的特斯拉、乔布斯,而昔日的电脑制造,也同样上演着惊人的桥段。可惜,现在已经有点褪色了。
美国GRiDSystem公司在1982年推出第一台真正折叠意义的笔记本电脑,它的折叠设计成为一种专利可以获取追赶者的版税。
而且由于拥有网络功能,这也预示着网络电脑的兴起——尽管真正的网络时代还要在15年之后才能初选。而它的操作系统,也比微软的DOS更为先进。
尽管有着天才的设计,但笔记本电脑产业还远没有到了建立自己骨架的时刻。到处都是那些让设计师欣喜而又抓狂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并不存在。
当时并没有平板显示器,充满创意的美国制造先锋者,只能找到日本夏普来生产。夏普接受了这个冒险的建议,开始大规模投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GRiD是第一家访问日本电子公司寻求零部件的美国企业,这也开创了美国品牌商和日本零部件厂家合作的一个重大先例。美国电脑使用日本零部件,二者共同冒险进入新的赛道,全球化的合作分工让这个新生行业开始变得强壮起来。
设计师的想法,依然超越了普通制造的能力。制造过程中的工程技术化问题,则需要靠天才工程师来得以实现。
GRiD的设计师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零部件都要足够小。它需要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调制解调器(Modem通讯猫)来解决上网问题,而通讯猫的专业生产厂家Racla-Vaidc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这个场景值得凝固成一幅画像,它反应了制造与设计之间的冲突,和人类伟大产品诞生的那一刻。
多少年来,制造工程师面对设计师的要求,总是这种反应。当苹果iPhone4手机要求用全铝壳的背板,当特斯拉的ModelY要求取消过高的车顶,制造工程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制造挑战。
Racla-Vaidc最终还是缩小了通讯猫的尺寸,其他零部件商业在做着同样坚信的努力。
由于当时并没有更小的定制化芯片,GRiD这款电脑的机身过热,有可能足以烫伤人的手指。而GRiD的工程师们最终采用了镁合金外壳将散热尽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横空出世的电脑,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然而它还是出现的太早,它很快被随后的康柏电脑所挤垮。
电脑制造行业进行了疯狂的洗牌,数百个电脑制造商都曾经昙花一现,只有少数几个品牌最终活到现在。GRiD被卖给了当时最大的电脑制造商天迪Tandy,后者则卖给了AST,最后被三星收购。而三星电脑现在也成为市场玩家的“其他品牌”。历史档案馆里,保存了太多的失败者清单。
可惜的是,人们也忘记了那段对电脑行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设计天才和制造狂人。
设计第一台折叠电脑的设计师,后来创建了大名鼎鼎的从事外包设计的IDEO公司,软件设计被认为是产品设计的灵魂。
而另外一个创始人则在1991年就开始着手为航海中的轮船建立一套三维信息系统,将物理信息界面转化为信息界面。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显示器,手指就是鼠标。手指向一个建筑,所有建筑的信息就了出现在屏幕上。这正是虚拟现实VR的重要起源,也完美地指向了当下的元宇宙技术。
然而电脑制造技术,不断进化,也扎根在中国,每一个行业留存至今,都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创新,也经历了市场的极度冲刷。先驱者退下,坚韧者长青。Thinkpad电脑,则成功地穿越了时代留下的那些品牌坟墓。《完美竞技》一书描述了联想在收购IBMPC之后巨资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的竞争态势。它在2008年推出了Thinkpadx300的新电脑。这是一场联想的全球化必赢之战。它代表了联想能否推出时代级的锚钩产品,它也是在回答联想能不能驾驭得住一个顶级的全球品牌。这个信封里可以装下的笔记本电脑,跟苹果完全在同期推出的MacBookAir小巧电脑,进行了惊心动魄的对战。
全球化战役打响。日本大和实验室的设计师,深圳基地制造工程师,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高管团队,来自澳大利亚的设计公司,和印度班加罗尔的营销团队,展开了一幅宏大叙事的全球化画卷。
多少年之后,类似电脑的制造不再是人们的兴奋点,源头创新的动力也有所减弱,但这里依然是工程化技术异常活跃的制造大师大本营。中国制造需要守护工艺创新能力,守住工程化技术能力,而且并将演化优势保持下去。全球化巨浪是残酷的,谁也不能掉以轻心#供应链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