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玩大秦帝国怎么样啊(《大秦赋》为何从豆瓣89分,跌落到62分?)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最后一部,《大秦赋》的口碑近来经历了过山车似的下滑。
从豆瓣开分8.9,下降到如今的6.2,尽管和当下不少国产剧相比,这一分数依旧能说得过去,但作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无疑是令人尴尬的。
要知道,这一于2009年播出的历史剧,仅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就有着9.3分的顶级口碑,第二部《纵横》以同样的高水准保持了这一分数,即使是口碑稍弱的第三部《崛起》,也拿到了8.5分的不俗成绩。
毕竟,相比于《大秦帝国》前三部的主角,本剧所讲述的秦始皇故事,早有太多的影视剧进行改编。
2001年古天乐主演的穿越剧《寻秦记》、同年张铁林主演的古装剧《吕不韦传奇》,以及2007年张丰毅主演的剧集《秦始皇》,都对秦始皇从出生到去世的这段往事,有着各种刨根问底、戏说传奇的拍法。
所以,《大秦赋》面临的问题,不是怎么展现秦始皇这段历史故事,而是避免前人采用过的策略。
这对于向来以历史正剧而著称的《大秦帝国》系列来说,并非难事。
因为绝大多数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都停留在挖掘吕不韦和秦始皇那“私生子”关系的秘闻,亦或者是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床笫之事。
而《大秦赋》的重点,则是权力的交割转让,君臣的模糊界限,以及秦国自身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秦国和六国的微妙关系。
这种大格局上的谋篇布局,是很多打着战国历史背景的古装剧所难以企及的。而它的创造者,则是小说原著作者孙皓晖先生。
1973年,孙皓晖考上陕西师范大学。读书期间,遇上批林批孔运动,他与人联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女儿经>批注》,认为这本书是“浸透孔孟之道的害人精。”
△孙皓晖发表的文章
后来他写《大秦帝国》,极力推崇法家,对儒家有贬低倾向,引起不少人的质疑,或许就与这时候的学习和思想有关。
毕业后,孙皓晖去了咸阳地委宣传部任理论教员。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万象更新,年轻人对建设国家充满热情,喜欢写文章指点江山。
比如,西北大学历史系一位王姓毕业生,曾和三位朋友联合起来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分析国家的经济动向,被称为“四君子”。
孙皓晖也干了类似的事,他与人合写的一篇关于法制建设的论文,在北京引起反响,包括北大在内的好几个学校,争着要他去读研或工作。
最终,他选了家门口的西北政法学院,当了老师。
198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6集纪录片《河殇》播出,对中华传统的“黄土文明”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导致了保守、愚昧和落后。
这些争议性的话题,在知识分子中间广泛传播和讨论。1992年,孙皓晖到北京参加学术活动,发现各个行业的一些名人,还在信奉“文化酱缸论”“黄色文明落后论”。
他很反感,决定纠正这种观念。
正好,当时他写了一本书《金色的农业帝国——中国古代经济法治史》,长达80多万字,虽然没能出版,但借此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并从中得到一个认识:
秦帝国的一系列改革和所沉淀下来的文化要素,为中华文明进行了奠基。
他决定从秦史入手来做这件事,但又不想写成学术著作,那只能给知识分子看,没法向老百姓普及,影响力有限。
1993年春天,孙皓晖开始动笔。当时他44岁,已调到西北大学,担任法律系的教学科研副主任,也是经济法学的学术带头人,但他选择走出舒适圈,去挑战另一种人生。
1995年,《大秦帝国》第一卷剧本写完,引起了陕西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决定给他放两年假,把这个事情做完。
两年后,剧本是写完了,但他已对秦朝历史有了很深的感情,想接着写成小说。单位不可能一直让他休假,所以他又做出一个决定,辞去教授职务。
为专心写作,1998年,他带着妻子去了海南,在海口一个小区隐居起来,远离熟人圈的琐事,南方气候又适宜,适合搞创作。
早上11点起床,开始工作,一直写到晚上。有时候一天能写万字,有时候只有几百字,但一直持续着。他认为写长篇小说,不害怕慢,最害怕中断: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写作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比如《水经注》《齐民要术》等,要知道老秦人当时种什么、吃什么......没有团队或助手帮忙,完全由他一个人研究。
这有些像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把好几年的《人民日报》翻了一遍。写大部头小说是个体力活,而陕西人耐得住苦,所以才能干成大事。
写作过程中,孙皓晖也学会了使用电脑,最早的DOS系统。整部作品完成,用坏了4台电脑,键盘上的字基本都给磨模糊了。
2008年春天,终于写完《大秦帝国》最后一部的最后一个字。
此时他已年近花甲。从海岛回到西北,世事沧桑,又无怨无悔。
△全套《大秦帝国》,可作为镇家之宝
2009年开始,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相继上映——《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因其大国之争的剧情和雄伟的气魄,被称为:
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现在,我们联合出版社,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大秦帝国》的头条销售权,6部11卷仅售239元!
点击下方横幅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