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

电脑绣花岗位怎么样(如果你心灵手巧,如果你身边有人会刺绣,这个项目年收入500万)

[创业概述]人如其名,心灵手巧。双手绣出五彩班澜的世界,一针一线绣制美丽人生。她从16岁开始学绣花,一绣就是20多年。她用坚强和执着诠释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帮助500多位农村和下岗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王美玲是象山县丹东街道美玲服装绣花厂厂长,从事绣花行业已有20多年。目前,她的加工厂联系的针织服装企业有近百家,年产值突破500万元,为国家创税50万元左右,在象山县内外有近10多个加工点,带动了500多名妇女从事绣花行业。

1980年,16岁的王美玲因家境所迫,向亲戚借了缝纫机到黄避岙乡校办厂去学绣花,在厂里宁波师傅的精心教导下,三个月后,她的绣花技术就从同伴中脱颖而出,绣出的产品都是甲等,属厂免检产品。之后,她来到丹城绣花厂工作,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1984年,不安于现状的她带着10多个徒弟,开起了自己的服装、床上用品绣花店,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她用自行车将加工好的枕头送到客户手上,有时还要坐船渡过象山港,再送到鄞县的裘山、占岐等地。

如果你心灵手巧,如果你身边有人会刺绣,这个项目年收入500万

电脑绣花岗位怎么样(如果你心灵手巧,如果你身边有人会刺绣,这个项目年收入500万)

王美玲和她的徒弟们

王美玲至今还记得:1997年8月,她为江苏客户送货遇上台风袭击。满载绣品的车子在鄞县的一个隧道快速驶出后,直冲入夜色下一片白茫茫的开阔地,而这个“开阔地”却是海塘被冲垮后灌进的海水。紧急刹车后,车子已经驶入水中,好在没有熄火,有惊无险。当时王美玲想,再也不干绣花的行当了。但回家后,王美玲还是一如既往地钟情绣花,因为“有那么多的姐妹要跟着我吃饭啊!”1986年,她的绣花店成为宁波新艺绣品厂外发加工大户,相对固定的绣花女有60多人。之后,王美玲绣花厂的业务不断扩大,不仅做床上用品,而且童装、女式时装和日本和服的绣花都在她和姐妹们的纤手下顺利出品。

随着针织服装向中高档发展的趋势,她敏锐地把握到针织服装绣花的前景,从原来加工床上用品转到针织服装绣花加工。她买来了10多台电动绣花缝纫机,承接电脑绣花厂不愿绣、不能绣的针织服装绣花单子。画稿、刻版、打样自己一手操办,保质保量完成了东升服装有限公司第一单绣花业务。几年下来,终于在象山针织服装绣花中占得一席之地。

1998年对王美玲来说,是创业最关键的时期。那年,经人介绍,台湾一位客商将1万多打针织服装绣花单子下单给她。当时全县能操作电动绣花缝纫机的不超过20人,光靠她自己是根本不可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于是,她想方设法联系认识或不认识的绣花女工,不但联系本县的,还将部分针织绣花产品转发到邱隘、慈溪等地,委托她们绣花加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台商的认可,为以后的发展打好了基础。此后,她的业务量越来越大,收到的样衣也越来越时尚、高档。同时,接触到了手工绣花、手工穿珠片、烫钻等一系列新工艺。她凭着顽强、坚韧的个性,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没有在大山前止步,一方面虚心向客户请教,一方面自己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终于掌握了服装绣花新工艺操作方法。她也逐步认清了国外市场针织服装绣花新的发展趋势,迅速对加工结构进行调整,以手工绣花、穿珠、烫钻为主开展业务,成为全县从事该行业的第一人,使自己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创业初期是为了自己的谋生,创业成功后,王美玲帮助更多的姐妹走上致富之路。她始终铭记:自己的创业成功离不开政府和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在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要回报社会。当自己业务渐渐扩大之时,她开始在全县各镇乡、街道设置加工网点,手把手将绣花技艺传投给愿意学习的姐妹们,让些家庭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赚钱补贴家用。在黄避乔乡,她手把手教会张学军农村妇女绣花的有关技术和技巧,然后再分批把业务给张学军,由张学军再分给各村各岙的妇女,教她们绣花的技术和技巧。现在张学军那里的加工点,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一群妇女坐在那里绣花,做得好的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元。

王美玲在全县设置了近10个加工网点,带动500余名妇女从事绣花、穿珠片。碰到资金有困难的加工网点,她还热心联系妇联和金融部门,帮助申请小额贷款。目前,还在临近的慈溪、鄞州、临海等地设置了加工网点。这样,一方面无论加工业务量怎么大,时间怎么紧,质量要求怎么高,她都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另一方面,她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了一条致富门路,使她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赚到钱,带动了更多的妇女共同致富。同时,对于主动上门寻求帮助的妇女和联系的针织服装企业,她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做到“以诚待人、以信服人”,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