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开机怎么样启动up(计算机启动过程)
介绍
操作系统老师说,平时面试学生或者毕业答辩的时候他都会问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从打开计算机电源到计算机的屏幕显示,中间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启动的英文是boot,来自于一个谚语
pulloneselfupbyone'sbootstraps
通过拉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拽起
这个很明显是矛盾的。工程师早期用这句谚语用来比喻早期的计算机开机,因为计算机启动需要运行程序,而运行程序又需要计算机启动。这个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直到后来开机程序被刷入ROM芯片后,这个开机的boot
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TurnonCPUjumptophysicaladdressofBIOS(InIntelitis0xFFFF0)BIOSrunsPOST(Power-OnSelfTest)FindbootabledevicesLoadsbootsectorfromMBRBIOSyieldscontroltoOSBootLoader1.BIOS
BIOS介绍: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称。BIOS能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是联系最底层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桥梁。为了在关机后使BIOS不会丢失,早期的BIOS存储在ROM中,并且其大小不会超过64KB;而目前的BIOS大多有1MB到2MB,所以会被存储在闪存(FlashMemory)中。
BIOS设置程序是被固化到电脑主板上地RO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电脑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BIOS通常与硬件系统集成在一起(在计算机主板的ROM或EEPROM中),所以也被称为固件
如何运行
BIOS存放在一个断电后不会丢失内容的ROM中,这保证了“拽着鞋带拉起自己”的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系统一上电或重置,处理器要执行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会被定位到BIOS存储器,初始化开始运行。在X86系统中,CPU加电后跳转至BIOS的固定物理地址0xFFFF0。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包含
CPU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PhP特性...
硬件自检(Power-OnSelfTest,POST)如果硬件出现问题,主板会发出不同含义的蜂鸣,启动中止。如果没有问题,屏幕就会显示出CPU、内存、硬盘等信息。BIOS在执行完硬件自检和初始化后,会将自己复制到从0xA0000开始的物理内存中并继续执行。
BIOS代码包含诊断功能,以保证某些重要硬件组件,像是键盘、磁盘设备、输出输入端口等等,可以正常运作且正确地初始化。
BIOS产生的问题
开发效率低:大部分BIOS代码使用汇编开发,开发效率不言而喻。汇编开发的另一个缺点是使得代码与设备的耦合程度太高,代码受硬件变化的影响大。性能差:BIOS基本输入/输出服务需要通过中断来完成,开销大,并且BIOS没有提供异步工作模式,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等待上。功能扩展性差,升级缓慢:BIOS代码采用静态链接,增加硬件功能时,必须将16位代码放置在0x0C0000~0x0DFFFF区间,初始化时将其设置为约定的中断处理程序。而且BIOS没有提供动态加载设备驱动的方案。安全性:BIOS运行过程中对可执行代码没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不支持从硬盘2TB以上的地址引导:受限于BIOS硬盘的寻址方式,BIOS硬盘采用32位地址,因而引导扇区的最大逻辑块地址是232(换算成字节地址,即232×512=2TB)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UEFI横空出世
UEFI中文名为统一可扩展固件界面(英语:UnifiedExtensibleFirmwareInterface,缩写UEFI)是一种个人电脑系统规格,用来定义操作系统与系统硬件之间的软件界面,作为BIOS的替代方案。可扩展固件接口负责加电自检(POST),联系操作系统以及提供连接作业系统与硬体的介面。
UEFI与BIOS的几个区别
EFI使用模块化、C语言风格的参数堆栈传递方式以及动态链接形式构建的系统,相对于BIOS而言跟容易实现,容错和纠错特性更强,减少系统研发的时间。运行于32位或64位模式,面对未来增强的处理器模式下,能突破BIOS16位代码的寻址能力,达到处理器最大寻址。UEFI有良好的鼠标操控图形化界面,在开机速度也比BIOS快不少
BIOS过程
UEFI过程
相对来说UEFI比BIOS少了一个硬件检测
即使如此,本章启动过程还是着重于分析利用BIOS启动的过程。
2.读取MBR
MBR-全称是MasterBootRecord(主引导记录或主开机记录),是一个512byte的扇区,位于磁盘的固定位置。之所以叫“主引导记录”,是因为其存在于驱动器开始部分的一个特殊扇区,个扇区包含已安装的操作系统启动记载器和驱动器的逻辑分区信息。BIOS完成POST和初始化之后,会根据CMOS中设定的顺序选择引导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是U盘可以是硬盘。若设置为硬盘,则BIOS就会读取MBR。MBR里面包含了一段引导程序,一个分区表和MagicNumber。
MBR的结构
位置作用1-445字节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CallOS)447-510字节分区表(Partitiontable)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只有两个,0x55和0xAA,为MagicNumber),如果不是这两个幻数,就认为这是一个没有被分区的硬盘。
分区表的长度只有64个字节,里面分为四项,每项为16个字节。所以一个硬盘只可以分四个一级分区,又叫做“主分区”。每个主分区的16个字节,结构如下
位置(字节)作用1如果第一个为0x80,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active),控制权将转交给此分区。几个分区中只能有一个是激活分区,其他都是非激活分区(inactive)。2-4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物理位置(柱面、磁头、扇区号等)5主分区的类型分区类型符6-8主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9-12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位置13-16主分区的扇区总数,决定了主分区的长度
其中第5字节分区类型符,有如下特定符
00HH——表示该分区未用(即没有指定);
06HH——FAT16基本分区;
00BH——FAT32基本分区;
05HH——扩展分区;
07HH——NTFS分区;
00FH——(LBA模式)扩展分区(83HH为Linux)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费了。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若干逻辑分区。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3.启动BootLoader
?**Linux的Boot的过程**
BootLoader
又叫做操作系统内核加载器(OSkernelloader),一个在kernel运行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将系统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便于未来调用操作系统内核。
Linux下引导加载程序常见两种LILO和GNUGRUB
LILOGRUB无交互命令界面有交互命令界面不支持网络引导支持错误配置MBR会让系统无法引导如果配置文件错误,则默认跳转到GRUB命令行界面
GRUB磁盘引导的过程如下
-stage1:grub读取磁盘第一个512字节(硬盘的0道0面1扇区,被称为MBR(主引导记录),也称为bootsect)。MBR由一部分bootloader的引导代码、分区表和魔数三部分组成。(启动的第二步)-Stage1.5:识别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这使得grub识别到文件系统。-stage2:加载系统引导菜单(/boot/grub/menu.lst或grub.lst)),加载内核映像(kernelimage)和RAM磁盘initrd(可选)。
运行主引导程序的具体过程
BIOS将硬盘主引导记录读入7C00处,并将控制权交给主引导程序:
检查0x7dfe地址处是否等于0xaa55。不是则去其他介质;如果没有启动的介质,显示“NoROMEBASIC”并死机。成功找到介质,跳转到0X7C00执行MBR的程序将自己复制到0x0600处且继续执行主分区表中搜索标志为激活的分区,如果发现没有激活分区或者不止一个激活分区则停止。将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读入内存地址0x7c00再次检查位于地址0x7dfe的内容是否等于0xaa55,若不等则停止并尝试软盘启动跳转到0x7c00继续执行特定系统的启动程序
补充:MBR和引导扇区的关系
MBR存放的位置是整个硬盘的第一个扇区BootSector是硬盘上每一个分区的第一个扇区4.加载kernel
主要有两个步骤:
根据grub设定的内核映像所在路径,系统读取内存映像,并进行解压缩操作。系统将解压后的内核放置在内存之中,初始化函数并初始化各种设备,完成Linux核心环境的建立。
以Linux系统为例,先载入/boot目录下面的kernel。
内核加载成功后,第一个运行的程序是/sbin/init。它根据配置文件(Debian系统是/etc/initab)产生init进程。这是Linux启动后的第一个进程,pid进程编号为1,其他进程都是它的后代。
然后,init线程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比如窗口程序和网络程序,直至执行/bin/login程序,跳出登录界面,等待用户输入username和password。
至此,全部启动过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