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ktv怎么样(别人唱K我干饭,广东的KTV到底有多离谱?)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众所周知,KTV作为一个能唱歌的地方,一直是居家旅行,聚会玩乐的好去处。
然而在神秘的广东,有的KTV不仅能唱歌,甚至还能吃饭。
就在前几天,有一位外地的网友就发帖吐槽说,自己去广州某KTV唱歌,唱之前居然要喝汤,直接把她震惊得说不出话:
评论区的广东网友也深有同感。
有一位网友说,自己曾经在KTV吃过煲仔饭和喝过柠檬茶,关键是既能唱歌又便宜:
另一位潮州的网友说,当地的KTV不仅有砂锅粥喝,甚至还能唱潮剧:
客家的网友则表示,当地的KTV甚至还能提供擂茶,离大谱了属于是:
在广东,虽然不是所有的KTV里都能吃香喝辣,但有类似功能的KTV并不少见。
比如在广州,就有一家开了十几年的某二字连锁KTV,凭借着丰富的自助餐在一众KTV中崭露头角。
不提名字了,免得说我恰饭
这些KTV一般打着“K歌+自助餐”的旗号,主打的就是既要唱好也要吃饱。
人们刚进K房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唱歌,而是拿上碟子,留一人看房间,其他人去装自己爱吃的食物,再带回房间干饭。
然后第一轮拿餐的人回来,攻守交换,直到心满意足为之。
如果你沉浸在音乐的世界去慢了,那很遗憾,很多好吃的已经被抢光了,只能过会再来。
而这些KTV自助餐的质量也在水准线上,当然说不上有多奢华,不过和百元级别的自助餐掰掰手腕应该没啥问题,更何况还有歌可以唱呢。
而在价格方面,早年这种自助餐式的KTV,价格普遍都挺公道的。
根据时间段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变化,一般在48元—78元左右,能唱/吃三小时,周末价格会有所上涨。
现在不一样了,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性价比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根据不同的KTV品牌,自助餐形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KTV自助餐,直接把火锅搬进K房里,觉得食材要煮很久才熟?你为什么不来一首海底捞之歌呢?
而有的KTV则并非自助,而是以点菜的形式经营,像肠粉这种广东特色美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加片黄瓜进去
而潮汕地区的KTV更是重量级,潮汕KTV里可能没有自助餐,但一定有茶具,真正朋克养生的鼻祖,可能就是从边唱K边喝茶开始的。
高歌一曲后,得喝口茶润润嗓子,这才符合潮汕小伙伴的养生之道。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对广东有这样的KTV而感到惊讶,但其实这样的KTV并非广东专属。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兼具吃饭功能的KTV存在,比如钱柜、温莎、纯K等KTV,一直都有提供饭菜的历史。
只不过广东可能这方面的数量多点罢了。
实际上,最早在K房里做饭吃的,是宝岛台湾的KTV。
在当地甚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全台湾最好吃的牛肉面,就在KTV。
相传在当时,许多台湾人去唱K,为的就是KTV里的那一碗“川味红烧牛肉面”,一边放声高歌,一边大口嗦面,成为了当时的潮流之一。
1994年,台湾钱柜KTV把最正宗的台湾红烧牛肉面带到了中国大陆。
当时大街小巷哪有现在繁华,根本吃不到如此正宗的台式牛肉面,几乎每批来钱柜消费的客人,无论有没有吃过饭,都要点一碗钱柜红烧牛肉面来解馋。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为啥有的KTV要大力发展餐饮呢?
首先这也是迎合市场的一种做法:去过KTV唱歌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如果只是唱歌的话,唱两三个小时就会有饥肠辘辘的感觉了。
与其让客人出去觅食,倒不如自己也来提供饭菜,让他们能在KTV待得更久。
另一方面,拥有能让人记住的美食,是对KTV的一种“正面强化”。
它会让KTV的卖点变得“不止是唱歌”,一旦人们想要去唱歌,大部分会因为自己记忆中的美食,其实有些时候,唱歌是假,嘴馋了是真。
此外,在KTV里用餐,性价比也比唱完K花大几百去外面吃饭要高上那么一点(考虑到唱K大多是三五成群)。
这无疑也是不少小伙伴聚会的一种新选择。
这两个原因结合到一起,在KTV商家的眼中完全是有利可图的:既增加了客人的粘性,还提高了店里的收入,十分划得来。
然而发展餐饮在赚钱的同时,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除了提供KTV的基本服务,这些做餐饮的KTV还要准备好厨师、食材等环节,无形中极大地提高了运营和维护成本。
生意好倒还没啥,如果生意不好的话,餐饮这块反倒成了KTV的累赘,招揽不了生意不说,还拉低了顾客的印象分。
因此这么多年来,兼具餐饮的KTV从未成为KTV市场的主流,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这样的KTV还挺好玩的,我喜欢去这些地方唱K干饭。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去正常的KTV,为什么不来能吃饭的KTV发发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