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络太弱会怎么样(警惕“弱连接”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张琦火了,她出道即巅峰,七天实现全网粉丝1000万+,单月变现1000万元。这个赚钱的速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对此,她淡然地说:“这个时代真的非常好,它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努力。”
图片来源于:剁椒TMT
许多人就奇怪了,我也很普通,为啥总感觉被这个时代辜负?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不是说“天道酬勤”吗?
大部分拼命努力工作的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网红一个月的收入。是网红的能力很强吗?还是他们有着很硬的后台关系?
都不是,他们只做对了一件事,即利用“弱连接”,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什么是“弱连接”呢?大部分人都解释为与“泛泛之交”之间的关系。但是,却并没把“弱连接”能产生的强大影响力讲明白。
《破圈:弱连接的力量》应该是我近期看到的对于“弱连接”这个概念分析得较为透彻的一本书。
它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为我们阐述了这个时代变化的源起,详细分析了“弱连接”为何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为何能帮我们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原因。
作者是美国的两位商业领袖,他们在商界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市场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发现,“网络”已经悄悄成为了影响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今,大部分人对“网络时代”还是感觉特别迷茫,曾经靠能力或靠关系就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总觉得这个“网络”一点没干好事,把实体挤垮了,还“绑架”了人们的注意力。
但另一方面,也想利用网络做点事情,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突破,那就一起来读读这本书,解开心中疑惑吧。
01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得跟着变
1969年,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当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个东西未来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如蒸汽机刚出现的时候,谁也没料到它竟然会推动着工业迅猛发展,继而把整个世界都改变了一样,互联网技术又一次将世界前进的速度提升了N倍。
查理·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每天疯狂地在枯燥紧张的流水线上工作,高压之下,整个人发了疯,见到圆形的东西就要上去拧。
作者开篇就提到了这部卓别林的经典之作,当时的人们面对这些轰隆的机器时,内心充满了不安,但又不得不顺应时代的节奏,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上的“螺丝钉”。
以前看这部电影时,被卓别林滑稽的动作和表情逗得哈哈大笑,完全没弄懂背后的深意。
如今,当自己被互联网的快节奏卷成了一棵卷心菜之后,再看《摩登时代》时,想哭的心都有了,咱们和卓别林有啥区别呢?
不!作者说,区别大着呢!
卓别林生活在1936年,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觉醒,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发言权,对于机械化的一切,只能逆来顺受。
工业的发展既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推动着思想的解放。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青年个人主义迎来了黄金时代,大家敢于追求个性化,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更是让“个人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网络传播出去,“一不小心”还可获得极为可观的收入。
这一切,是卓别林那个时代的人完全不敢想的。
正如亚当·斯密所言,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世界发生改变。
时代已经变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得跟着转变。
作者总结道,新的视角来自于对“网络”的思考,即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节点”,我们与外在一切的人和事相连,形成了一张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
02主动出击,成为“超级连接者”
如今,一切都变得“个性化”,每个人都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且去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这都是在近几十年内才发生的改变,在此之前,普通人都必须服从于某个组织,不允许有自己的个性。
这一变化,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认知上,它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打破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出现了许多新型组织。
作者将网络分成了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两种与他人或其他群体截然不同的连接方式——“强连接”和“弱连接”,以及个人所参与的群体——“枢纽”。
“强连接”即是我们经常见面的亲朋好友和同事。
“弱连接”就是我们常说的“泛泛之交”,比如朋友的朋友、平日里的“点头之交”、网络上的“网友”等等,这个数量比亲朋好友的数量多很多。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弱连接”反而不弱了,它使我们得以从“个人”所在的“枢纽”出发,向四面八方扩散出一张强大的网,将不同的信息以及不同的人才网罗其中,故而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以我自己的写作经历为例,2020年底报名参加了网络上的写作训练营,从此,便开启了写作之旅,本以为一毕业,便会有大量的稿可写,大笔的稿费可收。
结果却发现,遍地都是写作的机会,但却并不能马上“变现”。
不是说普通人也能通过网络实现“个人价值”的吗?难道又又又被骗了呀?
当然不是,我们无论到了哪个“枢纽”,都得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变成“超级连接者”。
从实体转型到互联网上,“枢纽”发生了变化,人际交往也从“强连接”转向了“弱连接”,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都得跟着发生转变。
于是,我便主动出击,去连接一些专业的写作圈子,既虚心向他人请教,也将自己的写作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别人,大家互不相识,却都在相互支持。
一年之后,我便接到了一些出版社和大V号抛来的橄榄枝,邀请我为他们写稿,成功地实现了全职写作的梦想。
03利用“弱连接”,创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知识社会》一书中说,从18世纪到现在,共经历了三次知识革命。
第一次是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出现推动着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诞生。
第二次是19世纪中期,电力开始取代蒸汽动力,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特点都是人依赖机器,机器越强大,生产效率就越高,从中获取的收益也越高。
第三次是现在,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在这一时期里,知识型工作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角,他们不再是机器上的“螺丝钉”,而是机器的掌控者。
德鲁克认为,知识在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行。无论是人或机器,都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媒介。
在“个性化”横行的今天,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大家需要的是更适合自己的“定制服务”。
于是,知识工作者们利用电脑和网络,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落到实处,然后与“弱连接”上的其他的“节点”形成合作,共同将产品推向市场。
比如开篇提到的张琦,她于2019年就入驻了DOU音,可是,反应平平,怎么都火不起来。
今年,她签约了博商教育之后,便把运营问题交给了这家专业机构,自己安心做内容。
博商教育全网大面积铺号,瞬间让所有人都收到了张琦的商业内容。
这场操作最后的结果是双赢的,博商教育负责专业运营的事情,而知识博主用心做好自己的内容,大家形成了既紧密又松散的合作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紧密代表着相互依存,松散的意思则是张琦还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博商教育的雇员。
博商教育旗下也并非只有张琦这一位博主,他们还签约了不少得力干将,全网粉丝数量合计超过了两个亿。
作者说,彻底的“个人主义”是一种错觉,“个人”只有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了“价值”,才能产生真正的“个人价值”。
所以,这个时代最好的模型便是存在于“等级制度”和“个人主义”两个极端之间的第三条路——利用“弱连接”形成自己的网络,打造一个贯穿于线上线下的“商业帝国”。
04写在最后
若是这个世界让你感觉到陌生或格格不入,那一定不是世界错了,而是我们应该改变了。
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通过互联网,我们接触的领域能够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网络就在那里,保持原有的思维,只把它当成一种消遣的工具也行;改变思维去利用它,通过“弱连接”的力量主动去开创更大的世界,实现更大的价值也未尝不可。
选择权,都在自己手里,要不要《破圈》,你说了算!#头号解忧馆##头条创作挑战赛#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