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

电脑用xm3怎么样(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SONYWH-1000XM3

过去笔者曾经就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机,做过一轮比较(这篇文章:世界在喧嚣,我们在降噪:四款主流热门降噪耳机横评丨钛度实验室),Sony1000xm2在比较中表现十分亮眼,无论是降噪能力,还是音质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而在舒适性上面,它可能不如BOSEQC35ii。这一次Sony1000xm3还未亮相,就凭借其采用的新型降噪处理芯片QN1,引起了无数人的期待。

电脑用xm3怎么样(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10月中旬发布会之后,已经拿到产品的用户也纷纷表示“索尼大法好”,1000xm3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为止完成度最高的降噪耳机。那么收获用户无数好评的1000xm3,相较于上一代究竟又有哪些改进呢?

外观设计:更轻,更紧凑还有USB-C加入

1000xm3整体设计语言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提供了金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可选,保留了位于耳机右侧的触控板。不过细节上,却有些许变化:首先是两侧的耳罩由过去的仿皮材质变成了亲肤材质,摸起来更舒服,但也容易沾染油光。耳罩的材质也变得更加松软,对于耳朵的压迫减轻不少。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骚气外漏的粉金色SONY

用于拾音的MIC外侧和SONYLogo外侧镶嵌了一层类似于今年iPhoneXs系列的粉金色。顶部的横梁金属终于不再外露,然后机身变得更加紧凑,整体重量相较于上一代减轻了20g左右(上一代为279g,不过依旧是“索半斤”),佩戴的舒适感增加。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耳罩更松软,佩戴更舒适

由于耳机整体变得更加紧凑,所以索尼通过耳罩材质,横梁材质的变化,成功地抵消了压迫感变强的副作用。

除了舒适性之外,另一个设计上的改变是,使用USB-C接口替代了过去的Micro-USB接口,以后出门又可以减少一条数据线了。不过,官方宣称1000xm3能达到30小时的续航时间,充电10分钟,降噪5小时。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配件一览

这次索尼将附赠的耳机收纳包改成了尼龙布材质,包内依旧拥有一根3.5mm耳机线和双口耳机转接头(用于飞机上耳机口转换)以及一根USB-C充电线。遗憾的是,耳机线上并没有用于音量控制和收音的麦克风,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在有线模式下接听电话,还是需要依靠手机的麦克风进行对话。

对于笔者而言,简洁且更紧凑的机身,加上USB-C充电接口,以及黑底上略显骚气的淡金粉色Logo,很抓人眼球。实际体验过程中,笔者也感受到了新设计带来佩戴体验上的提升。

最为显著的一点是,1000mx3不会再夹到头发了,头顶的压迫感也减轻了不少。如果纠结于舒适性的读者,这一点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QN1芯片:降噪音质大跃进的源头

聊完了设计和佩戴舒适性,接下来就应该谈谈降噪耳机产品的核心:降噪与音质方面的表现。相信很多前代(1000xm2)用户之所以会选择SONY,而非BOSE最主要原因就在于1000xm系列产品的音质表现。而这一次索尼在1000xm3这款产品上面用上了新一代降噪处理芯片QN1。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QN1降噪芯片

索尼官方宣称,QN1芯片的性能表现是上一代的4倍。在实体体验中,它的体验确实要比前代好,一些很常规的噪音,如室内开门声、键盘敲击声几乎都听不见了,即便是在地铁上也能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

这颗芯片同样还用于处理音频信号,它配备了32位音频信号处理以及DAC数码模拟信号转换的功能。

这次索尼没有在1000xm3的官方宣传页面上打上S-MasterHX和DSEEHX的信息,主要是因为QN1已经整合了数字解码和放大的功能。这对于1000xm3自身而言,高度集成了QN1能够有效地控制体积和功耗。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另外,1000xm3同样搭载了SENSEENGINE,能够借助手机上的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从而调控耳机的降噪效果。这样输出来的降噪效果会更加自然,降低主动降噪对耳朵的影响,提升佩戴时长。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Android手机,1000xm3同样也支持LDAC蓝牙编解码格式,能听到音质更好的音乐。

虽然使用了USB-C接口,但1000xm3依旧配备的是蓝牙4.2,而非5.0。蓝牙5.0意味着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宽的传输带宽,以更低的功耗。这一方面的缺失对于1000xm3而言,还是比较遗憾的。

一如既往差强人意的连接性

根据索尼官方提供的说明书来看,1000xm3是支持同时连接两台设备的:

多点功能允许将两个Bluetooth设备连接至耳机,一个设备用于音乐播放(A2DP连接),另一个设备用于通话(HFP/HSP连接)。

至于能配对多少设备(即无需用户重新进入配对状态,即可直接连接使用),官方说明中没有明示,但目前为止,笔者已经成功地配对了5台设备。配对连接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多设备切换上,1000xm3的体验依旧糟糕。

相信拥有AirPods,BeatsX,BeatsWirelessStudio3的用户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你的耳机连接上Mac,想要使用耳机听手机上发来的语音之时,无需进入通知栏,划出控制中心,重按音乐控件,选择AirPods/BeatsX/BeatsWirelessStudio3即可完成耳机连接由Mac切换到iPhone。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苹果W1芯片

对于使用Win电脑和Android的用户而言,也仅仅需要点击蓝牙设置,连接该耳机即可。

至于1000xm3,这个行为逻辑变成了“同时连接两台设备”——耳机音频的播放权依旧在电脑上。如果你想要实现在两台设备之间的切换,你需要断开电脑(前设备)的连接,再在手机(现设备)点击连接。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一触”连接

当然,你也有更方便的切换方式:使用带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通过“一触”,触碰1000xm3耳机上的NFC标签进行切换——但这招对于iOS设备和电脑是不适用的。

这一点对于拥有多台设备的用户而言,是极不友好的。笔者曾多次忘记断开Mac与1000xm3的连接,合上电脑。当笔者掏出手机想要切换连接设备之时,还需要重启耳机或者重新打开电脑断开连接。

这种体验极其糟糕,尤其是与其他的耳机比较之下。且不论笔者上文提到搭载了W1芯片的苹果“亲儿子们”,就说经常用来比较的BoseQC35ii。它也同样支持连接两台设备,如果用户需要在两台设备之间切换音频播放,仅仅需要暂停当前设备音频,在另一台设备上开始播放音频即可。

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为什么不在这一点上进行改进呢?

总结:让我们继续高呼“索尼大法好”

Android设备上的LDAC让人很满意;舒适度提升是最大的惊喜;升级到了USB-C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蓝牙4.2而非5.0,让人觉得有点遗憾;“连接体验”一如既往糟糕的“索尼式逻辑”,但这不妨碍1000xm3成为当下降噪耳机的期间之选,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像笔者这般拥有多设备的用户而言。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WH-1000XM3

以上是1000mx3这一款产品的特点总结。如果从传统的耳机体验上而言,它的提升毫无疑问是巨大的:音质,降噪,以及佩戴舒适性这三点都有不小的提升;但将它放在消费电子品这一个更大的门类下面,显然它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多设备之间的切换体验。

如果你想要旗舰级的降噪体验,同时又很在意音质,那么1000xm3值得购买。如果你已经拥有了1000xm2,手中有闲钱,那么升级到1000xm3也未尝不可。

舒适降噪性能大跃进,但依旧“难用”,索尼1000xm3耳机评测

BOSEVSSONY

对于那些购买了BoseQC35ii的用户,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的用户,笔者的建议是,需要认清自己的需求。

现在1000xm3的佩戴舒适感已经不逊于QC35ii,降噪能力或许还小胜一筹。这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外观和调音上面:设计上,1000xm3偏圆润,科技感十足;QC35ii则偏椭圆,按键设计比较传统。

调音上面,1000xm3的调音更有“索尼味”,偏浓郁;而QC35ii的调音更加自然,其理念更接近苹果原装的EarPods——平淡如水。

最后,让我们一起高呼一声“索尼大法好”。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唐植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