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电脑怎么样验正品真假(315观察:假耗材为何屡禁不绝?)
【中关村在线原创】几乎每年的3.15,我们都要呼吁一次假耗材的问题。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假耗材依旧屡禁不绝。事实上,假耗材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今天这篇我们不来讲述如何去辨别真伪,而是来聊聊这个产业链上都有哪些人,造假的动力在哪里。
造假的三大需求
凡是能造假的,一定是真假之间有巨大的价格差异。打印耗材正是符合这个特征,这也是为何假酒都是名贵的酒。以茅台为例,假茅台其实是真茅台空瓶钻孔,灌入的茅台系便宜酒,味道口感类似,但是价格相差十倍以上,可瓶子,人家可是真的。假耗材也是这样。
假耗材假酒共同点:单价高、假货与真货差价大、需求量大,缺一不可。
我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对比了惠普的88A真假耗材。当时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只看外观,那么就是真的。它符合惠普官方的一切防伪特征,无论是美元上才使用的棱镜防伪标签还是QR码扫码查询,都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坚信用于100美元的顶级防伪技术不会泄露,也就是说,这个盒子就是真的,造假者有自己的真盒子获得渠道。
不说真假,您能分得清吗?
假耗材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喷墨打印的墨水曾经号称是单位体积最贵的液体之一,贵过夏奈尔5号香水;前两年去珠海耗材展,同规格的翻新第三方激光打印耗材是20元,正品原装是400多元,价格的差异可以达到20倍,没有如此之大的利润空间,造假是不可能的。不过笔者所说的外观没有破绽的假耗材成本要贵不少,因为完善的包装就要几十元,饶是如此,依旧有百分之几百的利润,用《资本论》里面马克思的话说,这个利润是可以冒上断头台的风险。
经销商:杀生也杀熟
我敢打赌,今年的315晚会,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技术杀熟,极大概率会成为报道的内容。其实现实中也差不多。打印设备需要源源不断的耗材使用,很多企业都依赖自己的供应商。
大数据杀熟
这些供应商一般也有自己的零售店面。对于零售的顾客,他们看人下菜碟,如果发现客户的确什么都不懂,卖给用户一个假耗材,用户也不明白,反正假的也可以用。这种叫做杀生。
杀生、杀熟都是经销商主动的行为,假耗材利益链上还有其它的行为
杀熟则是和一些用得多的客户已经建立起来了长期的耗材供应关系,定期或是用户会在用完的时候打电话要求送货上门。作为供应商,在一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给用户提供的都是真的,偶尔提供假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年我就挣这一个月假耗材的钱”。
采购:知假买假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明知故犯,用户知道你送的是假的,但是要的就是假的,没要真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里面有采购权的人,他们来选择供应商,和供应商建立起合作关系之后,沆瀣一气,来瓜分这些假耗材的利润。如果企业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一笔很客观的数字。
采购负责人权利寻租,知假买假并不罕见
这种内鬼操作的行为,说实话根本没法防备,因为商人逐利、内鬼权利寻租,两者一拍即合,作为设备制造商,也根本没办法去约束渠道商这种行为,发现都极为困难。民不举官不究,双方都极其隐蔽。即便是屡建奇功的”朝阳群众“,也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也不具备分辨真假的能力。
设备企业能做什么?
设备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经常会联合工商等市场监管部门来查处很多贩假的商贩,但是制假的源头被查处的不多。而且查处了一个,还有后来人,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是否用假耗材,和富裕程度无关
工艺优良,外观毫无破绽的假耗材甚至会从国内漂洋过海走私到全世界,目前新闻里从东南亚、中东到东欧,都有这些假耗材被查处的新闻,因为即使是走私层层倒手之后,依旧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企业不可能要求工商、公安等部门都打击假耗材
现在包括公安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一经查实予以重奖数万元。不过说实话,在假耗材利益链上的人,真没人看得上这几万元,不过是几百个假耗材的利润而已……
作为用户怎么办?
作为用户,总不希望自己花了真的钱,买个赝品。不过话说回来,假耗材是能用的,甚至由于矿物粉的关系,甚至要比正品打印的字迹还要黑一点,因为正品是聚合粉。正是由于假的不耽误用,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假货横行。
电商定制特别版是杜绝假耗材的重要手段
用户只能选择信任渠道,无论这个渠道是电商也好、实体的授权经销商、服务商也罢,通常说来,电商自营的要好得多,因为电商自营很多是设备企业直接供货,在渠道流程上是设备商直接和电商平台签署一个分销的合同,流程上没有假货融入的可能。
寻觅传统渠道,尽量找级别更高的代理商、分销商
渠道商只能去找层级更高的代理商,要么选择无条件的信任某个供货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用户的利益根本不在售假者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太过担忧自己买到的是假耗材,还可以考虑干脆就买价格便宜的兼容耗材,放入打印机一般会提示非原厂,但是可以正常使用。
施乐开创出来的办公打印设备的耗材盈利模式,持续了半个多时间依旧有效
办公打印的行业利润远高于IT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有15%左右,这要归功于耗材。正是耗材的高利润模式,催生出完整的造假、贩假、甚至故意买假的利益链条,要想彻底根治,在可见的未来都不可能,因为需求太过旺盛,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都足够大,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消费者还是要多掌握辨识的技巧、使用更合理的渠道,发现假的多举报来维护自己利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