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绿幕怎么样(环幕取代绿幕,演员不用再完全凭借想象力来演戏了)
宋一聪
在休业了140多天后,国内的电影人们终于迎来了重新开始工作的日子,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也迎来了可能是近年来最具特殊意义的一个上海电影节。本届电影节的主题是“团圆”,而另一个关键词则是“重逢”。相信对于所有电影人而言,都能深刻体会到团圆和重逢的喜悦。
电影行业发展到现在,早已成为“工业”。团队协作和科技加成已经成为决定电影品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科技,每一次新技术的加入,都为电影行业带来新的可能,也为电影注入新的表现力。
取代绿幕技术的StageCraft实时3D投影系统
绿幕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多少有点不友好
越来越多的特效应用是电影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技影响电影业最深刻的方面。在电影特效应用上,绿幕技术已经早已不是秘密:在银幕上看起来高大上、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实际上在拍摄时只是大片大片的绿色幕墙,后期制作时再将电脑生成的环境和特效覆盖到这些绿幕上,让画面呈现出想要的效果。
不过,这种特效制作方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演员来说,表演面对的并不是真正的场景,而是各种绿色的幕墙和方块,显然非常考验其想象力,让一般人面对这些乏味的绿色物体还要表现出各种丰富的情感是巨大的挑战。其次,在后期制作上,大面积的绿幕可能会给人物和物体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色光晕,给后期处理带来困难。另外,如果画面里有镜面的反光物体,比如干净铮亮的铠甲、光可鉴人的跑车或是闪耀夺目的珠宝等,绿幕环境下拍摄的画面还需要对这些反光物体表面做额外的处理,加入其反射的环境画面,大大增加了后期工作量。
StageCraft提供的实时投影更容易营造出导演想要的环境
为了解决绿幕拍摄带来的这些问题,一套名为StageCraft的实时3D投影系统如今成为电影圈里的热门话题。简单来说,这套系统利用一个270°的环形LED屏幕直接显示出虚拟场景,让演员在这个虚拟场景中表演并接受拍摄。由于采用了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游戏中的虚幻4引擎,这些虚拟场景可以实时调整,比如导演想要从白天场景切换到夜晚场景,不用在现实中苦等几个小时,短时间内就能将整个场景的光照、物体都切换成夜间模式。场景也可以实时根据摄像机的移动来改变景深和光效,让导演的创作变得更加自由。
拍摄时采用实物近景加投影远景的方式,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自然
这套系统并不是来自科技公司的“纸上谈兵”,而是由工业光魔和制片人乔恩?费儒根据实际需要研发出来的,其应用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迪士尼的星球大战系列剧集《曼达洛人》。虽然《曼达洛人》严格来说并不算电影,但其特效水准被公认为是好莱坞一线水准。在剧集里,主角身穿闪亮的盔甲,穿梭在各种奇异地貌的外星球和太空中冒险和战斗——若是利用传统的绿幕技术来慢慢制作后期,其工作量和成本都是无法想象的。其实很早之前乔治·卢卡斯就想拍摄《星球大战》系列的电视剧,但受限于没有低成本的特效技术而无法如愿。StageCraft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外景拍摄的时间和费用,虽然每集成本仍然超过1200万美元,但相比传统模式已经算是很省钱了。并且,这种技术带来的另一个好处也不容忽视:演员不用再完全凭借想象力来演戏了,他们可以沉浸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之中。
可以相信,随着StageCraft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成熟,它将变成一个更加廉价且更加好用的特效电影科技。即使目前还有一些场景仍旧需要绿幕,但或许完全摆脱绿幕的未来已经不远了。
120帧: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
不同帧数对于动态画面的现实效果有明显区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画面帧数”可能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话题,不过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帧数”或者说“FPS”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帧数,更准确来说是每秒传输帧数(FramesPerSecond)的概念指的就是视频每一秒内所显示的画面数量,每秒显示的画面数量越多,帧数就越高,整个视频的动态画面就更加清晰、流畅。一般来说,玩动作游戏的标准帧数要超过30帧(30FPS)才能让玩家们感受到游戏画面顺滑流畅不卡顿,而电影对标准帧数的要求则更低一点,一般都是24帧(24FPS)。
24帧画面显示的火车高速运行画面非常模糊
120帧显示的同一场景就更加清晰了
24帧的电影画面标准来源于电影胶片时代。帧数越高,每秒消耗的胶片就越大,相应一部电影的成本就越高,所以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需要确定一个能够基本保证画面流畅,又能最大程度节约胶片的帧数标准,最后被确定并沿用下来的就是24帧——每秒展现24张画面。如今电影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时代,电影胶片基本被数字储存卡所取代,电影拷贝数据的存储成本对于一部电影的整体成本来说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但电影行业仍大体上坚守着24帧的“低标准”,仔细想想就好像在网络时代仍然坚持用纸质书信来传递信息一样怪异。这种坚持一部分来自于导演们对“电影感”的坚持,他们认为低帧数带来的动态模糊效果正是电影艺术的魅力之一,如果太清晰了,就看起来更像是纪录片而不是电影。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更加现实,那是因为当下电影工业的所有环节,从拍摄、后期到放映都是围绕24帧这个标准来准备的,如果切换到高帧数,意味着许多环节都要重新摸索,许多设备都要进行更换,特别是影院这边,高帧数电影需要专门的放映机,并且价格不菲,所以整个电影行业提升帧数标准的意愿并不高。
世界上首部120帧规格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但意愿不高,不代表没人会做。《指环王》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曾以48帧/秒拍摄《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并在全球1000块银幕上放映了48帧版本。电影呈现的效果令人惊艳,但还是有观众吐槽觉得“太清晰了,以至于不像电影。”全球范围内,要论推动高帧数电影的“急先锋”首推李安,他在201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4K/3D/120帧规格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当时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够播放120帧版本。2019年,李安又带来了第二部4K/3D/120帧规格的电影《双子杀手》,这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火爆的动作片就好像是一部120帧技术的演示样片,充分展示了这种高帧数电影在表现动作场面方面的优势。然而,从票房数字来看,李安的这两次尝试似乎都不算成功,技术上的高门槛使得大部分影院无法放映120帧版本,而更多的观众则无法真正体会到120帧电影带来的视觉效果提升。对此,李安忍不住想问问大家:“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拍,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
李安用120帧技术拍摄的第二部电影《双子杀手》
手机电影:一种“轻科技”方向的尝试
什么是电影?起码如今用拍摄设备或播放平台已经无法精确定义这个概念了。用全套电影拍摄设备和团队拍摄的可以是一部电视剧,用简单的手持DV拍摄的也可能是一部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可能只是一部综艺真人秀,在在线点播平台首映的可能却是一部真正的电影。那么,在如今这个智能手机成为大多数人的拍摄工具的时代,手机有没有可能也成为电影的拍摄工具呢?
听起来有点儿戏,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导演在这么做了。
西恩·贝克用手机拍摄的电影《橘色》
早在2015年,导演西恩·贝克就使用iPhone5S拍摄了电影《橘色》,2017年时他又使用iPhone拍摄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佛罗里达乐园》的最后一幕。导演索德伯格也是手机电影的积极推动者,他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用iPhone拍摄了心理惊悚片《失心病狂》和故事片《高飞鸟》。
贾樟柯的短片《一个桶》同样也是手机作品
在国内,同样也有不少导演在做这方面的尝试。2018年,陈可辛用iPhoneX拍摄了短片《三分钟》,2019年,贾樟柯用iPhoneXS拍摄了春节短片《一个桶》。而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宣传短片《你凝视光,你就是光》也用手机拍摄的。它由青年导演杜中坤用一部iPhone11ProMax拍摄,并且没有使用任何辅助镜头。杜中坤表示,他也是第一次尝试使用手机来拍摄,整个过程带给他意想不到的“轻松”——没有繁琐的转场时间,不用考虑太多的视觉要素,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以最直接的方式带到镜头前就好。比如,他说手机拍摄其实有一个短板,就是比较“平面化”,无法展示过于丰富的画面层次效果,但他认为这种“平面化”反而可以成为一种风格,所以在他的作品里,索性就让所有的人物和场景都变得平面化,色调也调成接近于黑白色的单一色调,最后出来的效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而在他的这次拍摄里,杜中坤只使用了三脚架这样的基础辅助设备,甚至连外接镜头和稳定器都没有用。“需要推拉的镜头,直接就用手推,正好就是我要的效果。”他使用了FiLMiCPro软件来调节拍摄参数,并用iPad当作监视器和控制拍摄。
在拍摄本届上海电影节宣传短片时,杜中坤只用了三脚架和iPhone
若手机技术持续发展,会不会成为一种主流的电影拍摄模式?杜中坤认为,其实手机拍摄如今已经在电影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导演都将手机拍摄的镜头作为重要参考,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应用到成片中去。电影创作永远不会局限于工具和设备,飞速发展的手机技术,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专业用户所关注。
02:24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