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脑店买耳机怎么样好(买称心如意好耳机的正确方法魅族事件后这几招你学会了吗)
最近,无论是混微博,混大家坛或者是混耳机吧的耳机发烧友,估计都被最近可以称之为荡气回肠的魅族flow单元造假以及威索尼克老总郁夏峰怒怼耳机一哥“耳机林sir”事件吸引了,当然,过程十分复杂,如今剧情仍然在连续播放中,完整过程可以直接看这个整理后的文章: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43656725538281。
其实经过这一件事情后,烧友们不禁要问,如今耳机行业水真的那么深吗?耳机界的KOL那么多,哪些是说真话哪些是收钱发帖的,如何分辨?什么耳机才真正值得买,而不是一波营销后售价疯狂跳水的坑爹货?实话说,按照本大爷作为消费者十年来本坑无数次的经历看来,我在选购耳机方面其实有一定的自己的见解,至少,在如今这一个厂家之间大混战,自媒体很多的大传媒时代,其实要选购一款称心如意还想要省下大量金钱的高性价比好声耳机,办法不是没有,甚至还能享受其中发烧的过程,不亦悦乎。下面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好了。
就如上面说的,如果贴吧或者大家坛混多了,估计就会知道,耳机或者音频产品的开箱、评测、试用分享或者对比PK之类的文章可以说十分多,作为一个消费者实话说并没有太大必要去分辩这个楼主的这篇文章是否“客观独立第三方”,毕竟耳机并不像一般的数码产品,手机、单反或者电脑之类的还可以个人测试一下,甚至不服跑个分,因此评测文章要完完全全的“客观”,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对于评测者甚至对于专业媒体来说也几乎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看起来客观的评测文章,实际上还是“主观”占主导地位。而音频产品,测试的数据更多地只有参考价值,例如售价99元的小米圈铁就拥有hires认证,同时频率响应的参数看以来十分宽广和优秀,但是单看参数的话显然并不能完全反映这个耳机的声音,因为小米圈铁耳机公认声音就那么个样了,就值99元。而另一个关键是,就算是部分业内人士通过测试耳机的瀑布图和曲线,或者测试音频器材的失真度分离度等参数,其实也不过只有参考价值而已,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这些参数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反映这款音频产品的声音,对于一些售价和定位都十分高级的器材,例如像黑胶或者经典老器材,参数可能都惨不忍睹,但是声音确是公认的好。
那么一些鞋童不禁就要问了,既然参数参考价值不大,一些评测文章也可能不够客观,那么选购耳机的时候,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个人的观点是,如今可以选择的音频产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特别是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现在无论是国内的国砖、解码、耳放市场或者是耳机市场,可以买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有一点始终是不变的,买产品,一定不要只单单看评测文章然后脑放大开失去理性。虽然说评测文可以看并且作为选购参考,但是仅仅只能作为参考而已,特别是一些新品推出后,往往就是评测文章的爆发期,最近的魅族Flow其实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无论是微博、论坛或者贴吧,文章很多,好评如潮,但是无论是实际的声音表现再到后来的“单元门”,都无疑说明这是一款极其坑爹以及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产品。另外,单个产品的评测文章如果是一两篇倒是没所謂,但是太多了就会让人感觉为了写而写。因此,如果烧友已经作好了购买预算,定好了耳机的类型(入耳、头戴)以及前端的投入后,个人认为更多应该考虑一些公认的经典产品或者一些已经推出几年,售价已经跌至谷底,跌无可跌但是这个价位算是公认好声音的耳机,而不是一些最新推出的爆款。那么有哪些耳机呢?实话说真的很多,例如三十年经典的er4s,森海的hd系列头戴,拜亚动力T1,AKG的K601或者K7XX系列等,除了这些外其实还有很多,去咸鱼淘一条,但试无妨。
当然了,说到一些新品,其实盲狙新品还有一个坏处,就是跳水,除了部分土豪外,实际上不少烧友更多的是考虑性价比,毕竟耳机不像电脑这类数码产品,耳机价格波动其实有时候是很大的,一些说不清的利润也很惊人,如果买对了,特别是活动期间烧友果断买对了,玩玩用个几年毫不贬值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像我这样从06年烧到现在的烧友的话,就会清楚中间无数耳机的跳水潮,见证了无数不成熟的产品的停产以及以及一波又一波科技以换壳为主的坑爹消费类耳机,你就会明白,留下来买经典产品的重要性,例如飞利浦的末代旗舰SHP9000,SHP9500,也分别一个停产一个从当时的2580狂泻至当当网海淘299元的售价,AKG的K420也从999跌至99元,达音科的DN1000,售价则是直接1999元到停产,二手300元左右,可以说,虽然数码产品总体的下跌的,但是等营销期过后,冷却一段时间,价格下降了再入手也不迟,特别是这个时候用户的真实反馈才会渐渐冒出。因此要做聪明的发烧友,不买第一批产品,一个字就是忍了。当然了,跟牛逼的烧友,早早就收藏了R10,KK,HE6,L3000G这些神器去了。
除了一些经典的耳机以及公认的好产品,实话说一些声音确实不错的新产品也是值得尝试的,例如近2年的国产的一些千元以下的产品确实有不少不错的,国砖也有不少做工和声音全面提升,补课同日而语的产品。当然了,这些产品确实不错,但是声音方面个人仍然不推荐看评测文,而是用最直接,最传统,最高效但是却最有效的方法去选择,那么就是“耳听为实”了,因为道理很简单,无论多好的产品,也会涉及一个口味问题,就算是公认经典和忠于现场的HD650,也有不少人吐槽声音太闷太暗,去年大家坛投票最受欢迎的黑黄鹂以及曾经被称为标杆的K3003,也有不少人吐槽是声音刺耳,听不了流行,听不了ACG,因此如果有条件的烧友,最好的方法就是带上自己的前端和日常最熟悉的音乐,直接到实体店试听,可以说,比起在网上看枪文YY强百倍,而就算网上的评测室用家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脑放为王以及主观因素极其巨大的发烧市场,花一个月看文章找资料,不如花一条直接去实体店听一耳朵,而且最关键的是,别人感觉刺耳的声音,说不定对于你来说刚刚好,因为每个人的声音接收终端——耳朵,其实频响曲线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耳听为实才是对自己发烧过程负责的有效手段。
当然了,如果你居住的地方离实体店很远,听不了那么多产品,那么还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直接到咸鱼或者论坛二手区解决了,比起买新品,二手可以说来得快去得快,喜欢就留下,不喜欢说不定你原价卖掉也并不是不可能。对于新入烧的发烧友而言,这是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最好办法了,因为我也见过不少烧友,器材都买全新的,出出入入花了1万到几万元都有,最后就剩下一套普普通通的留下来听,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钱都到哪里去了?都到二手差价去了。
那么对于具体产品,我有什么推荐吗?对的,真的有,虽然说不少国产耳机我感觉声音都非常优秀,不过对于具体产品,我还是只推荐几个,森海塞尔的HD800S,拜亚的T1,hifiman的EditionX,就算直推的超秒平不少耳机了,yuin的pk1,音特美的ER4S都是个人喜欢的。SHP9500和松下的HD10E也不错,都是跳水冠军了,如今很保值。对于新品,现在国产耳塞有不少极其牛逼的产品这个主要看个人口味了,例如广州的可以去智通玩玩,一目了然,而几千元一万元的耳塞,我就不推荐了,声音确实好,就是怕跳水。
最后个人想要说的是,发烧其实为了什么?当然不是为了烧而烧了,发烧其实是一个过程,最终就是为音乐服务的,同时也是一项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而已。因此发烧要适可而止,不要烧得一穷二白,在最终买到适合自己的器材后,安心享受音乐的乐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