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卡怎么样电脑转账呢(迷惑性极强“对公账户”竟成诈骗、跨境赌博“洗钱”利器)
许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恭喜您已被我公司抽取为幸运用户,您将获得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登陆网站查询领奖方式。”
收到这样的短信,有的人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而有的人却心想自己如果真的被“福利”砸中了,错过岂不可惜?于是便登录网站一探究竟。这一“探”,殊不知就掉入到了“陷阱”当中。
领奖品先交保证金?
男子因“对公账户”放松警惕被骗
浙江的白先生收到了一条获奖短信,短信的内容是他被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抽取为幸运用户,可以领取30000元的人民币和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登录网站即可领取。与以往收到的中奖短信不同,白先生真的是这家公司的客户,这个公司确实会经常办一些反馈客户的活动,短信中自己的名字也是正确的。
于是白先生便登录了短信上的网站,在网站上输入了领取码后显示领取成功,然后弹出来一个信息页面,白先生就按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
提交之后,页面显示白先生需扫描一个二维码添加“客服”查看进度,于是白先生通过扫码添加了“客服人员”。
“客服”告知白先生,他虽然已经验证身份,但按照公司规定,需要先给公司的对公账户汇入一笔1800元的税款和保证金才能领奖,扣除800元税款后会连同保证金一起返还白先生31000元。
由于白先生在这家公司办理业务已久,所以并没有怀疑,汇款时账户也显示为公司的名称,更是让白先生放松了警惕。
结果等了许久,白先生也没有收到任何奖品与返款,联系“客服”时对方也以“还在走流程”、“审批需要时间”等理由拖延,之后干脆消失。察觉到情况不对后白先生亲自到了该公司询问,该公司却表示没有办过这样的活动,白先生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在白先生遭遇的骗局中,骗子的诈骗手法与普通的群发中奖短信“遍地撒网”的战术不同,其通过一些手段掌握了受害者的基本信息,实施“精准诈骗”,同时利用了“对公账户”实施“障眼法”,使得诈骗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第一步:发送虚假中奖短信
首先不法分子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获取或者购买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伪造中奖的短信发送到受害者的手机当中,要求受害者登录网站领取,为了提升“可信度”,会编造已经过XX部门审批的话术。
第二步:要求“中奖”者把钱转入“对公账户”
受害者登录网站填写完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地址等个人信息后,往往还会被提示需要添加客服的二维码方便查看进度及办理后续手续。受害者添加“客服”后又被告知需要缴纳税费、保证金到公司的“对公账户”中。
第三步:不兑现奖品,直接拉黑跑路
由于对方提供的自己的个人信息都是正确的,受害者往往会放松警惕,转账时看到是“对公账户”而非“私人账户”也进一步打消受害者的疑虑,便进行转账,从而掉进陷阱当中。收到转账后,不法分子之后会以各种理由拖延,不兑现奖品,甚至直接拉黑受害者消失跑路。
“对公账户”贩卖黑产曝光
国家开展“断卡”行动全力打击
除了上述的“中奖”,不少人也接到过自称某地“法院”或“公安局”的电话,这同样也是圈套。受害者往往被告知涉嫌洗黑钱,要求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配合资金调查,而这些“安全账户”也是有着比较正规的公司或机构名称的“对公账户”。
那么,这些“对公账户”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通过调查,揭露了这一暗中交易、内部勾结的交易黑产。
1、“内鬼”、“号贩”贩卖对公账户
不法分子会发布大量收取“对公账户”、“个体账户”的消息。而且“对公账户”的价格会比“个人账户”更高,为了取得更高的利益和规避一定风险,一些“利欲熏心”的公司内部人员或者持有对公账户的“号贩”以一定价格将公司对公账户的使用权卖给别人使用。
所以一些公司就因为“内鬼”背锅,其账户成为了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
2、代办“对公账户”,配套齐全
记者以“对公账户”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时,能够找到多个以此命名的账号。
记者随机添加了几个账号,对方给出的报价不等,每套在5000元到15000元之间。一套的内容包括营业执照正副本、公章、银行卡、网银盾、预留手机卡,十分全面。并表示“一手代做”、“安全可靠”,如果账户被冻结,还可以花点钱“打点”法定代表人,让其配合解封。
而这些所谓“一手带做”的对公账户,就是找到一些人去利用他们的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然后再开立银行账户,事后给予这些人一定报酬,贩子再将开好的对公账户进行出售。
除了这种直接售卖账户的方式,还有代办中介表示可以提供工商注册、开立账户“一条龙”服务,只需7-15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理好,十分方便快捷。
针对非法贩卖银行卡账户的现象,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
会议指出并规定,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
这些出借、代办“对公账户”的人,还会涉嫌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
银行卡账户成为赌博洗钱工具
男子“黑吃黑”获利千万
这些“另作他用”的“对公账户”一旦进入市场,就极有可能成为跨境赌博洗钱、电信诈骗的利器。
许多不法分子、赌博网站利用购买来的对公账户进行资产结算,再通过第四方支付渠道将钱款顺利转移至己方账户,完成一次资金“洗白”的同时,也加大了公安部门的打击侦查难度。
什么是第四方支付?
第四方支付平台是指未获得国家支付结算许可,依托第二方、第三方支付接口等,通过技术手段,整合搭建的非法结算平台。守哥在之前的文章《涉案金额超4亿!骗子疯狂敛财竟是靠“第四方支付”》详细介绍过第四方支付的应用及涉及到的黑产。
而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类银行卡账户和第四方支付平台进行“疯狂敛财”。
小刘在大学时凭着兴趣爱好自学JAVA、C++电脑编程对网络技术十分精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听别人提起过利用对公账户和第四方支付平台给赌博、诈骗、色情等非法网站结算资金很有“钱”途。因为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具有严格监管机制,非法网站无法接入。所以这些黑灰产需要一些“第四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资金结算。
小刘觉得这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便在网上找到一个名叫“Q”的支付平台,在得到平台源代码后,凭借平时所学对平台进行修改搭建,一个名叫“DD支付”的第四方平台全新上线。
平台上线后,小刘在各大赌博网站、直播平台、社交群发布广告招揽客户,并不断发展下线代理。短短数月,刘渊就发展了数十名代理,掌握近千张个人、公司、商铺的银行卡账户。
各类平台的玩家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充值、提现、洗钱,大量资金支付信息流通过“DD支付”、码商代理、码商等层层转手,最后通过“个人账户”及“对公账户”将资金回流转给地下钱庄、赌博平台、诈骗组织,DD支付平台从中可以抽取佣金,这些资金经过层层流转聚拢被“洗白”。
由于“对公账户”与“个人账户”相比更不易被追查到犯罪团伙的信息,更为隐匿和安全,成为了代理手中的“香饽饽”,同时也进一步催生了“对公账户”的买卖黑产。
小刘还抓住了非法赌博平台、地下钱庄不敢报警的心理,在资金流转中采用拖延支付或部分扣留的方式进行“黑吃黑”。小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赚得盆满钵满,获利上千万。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浙江警方经过四个月的缜密侦查,一举摧毁这一为境外赌博网站等非法网络平台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的犯罪团伙,以小刘为首的犯罪嫌疑人也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红线重重,黑产打击力度不减。我们避免被骗的同时,也切忌“利欲熏心”去触犯法律。最后,守哥要提醒大家:
1、遇到任何“中奖短信”、“公检机关”要求先转钱时,一定是骗局。遇见打着企业、机构的名号发布的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核实。
2、切忌参与到银行卡账户买卖、赌博洗钱的黑产当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诱惑,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终究会遭到制裁。
3、切忌向任何人出售公司的“对公账户”或者自己的“个人账户”,从而沦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
4、如果曾经遗失过身份证,请携带身份证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自己是否被冒名注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