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去掉电脑的杂志锁屏(「屏保」真的是用来保护电脑屏幕的吗?)
从前,有这样的一个都市传说:玩小霸王游戏机玩得多,会把电视机给打坏。
从妈妈口中听到这个传说的我们,自以为已经看穿了妈妈的谎言。但实际上,真正充满生活智慧并且看穿一切的,其实是你的妈妈。
因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屏保之所以叫屏保,还真是因为用于保护屏幕的
还记得以前的电视机、显示器,都是那种「大屁股」CRT显示器吗?
CRT显示器其实是通过内部的电子枪发射出高速电子束,电子束再经过加速后轰击各个RGB发色单元中的磷光薄膜来生成图像的。
▲图片来自:Vogons
也因为这个成像原理,CRT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会烧屏。
如果CRT显示器维持长时间显示同一个画面,就意味着电子束在一直轰击同一个发色单元中的磷光薄膜。而磷光薄膜如果长时间持续被轰击的话,就会在显示器中生成磷质烙印,也就是俗称的「鬼影」。
▲在机场由于经常显示同样航班信息而出现「鬼影」的显示器.图片来自:WikimediaCommons
妈妈所说的打小霸王会把电视机打坏,其实就是因为游戏中有很多「不会动」的内容,如下图马力欧中的「TIME」、「WORLD」等。这些部分就很容易使CRT显示器形成「鬼影」。
大家所熟知的「屏幕保护程序」,就是通过在电脑闲置的时候不让显示画面停下来而起到保护显示器的作用的。
▲还记得这个经典的《管道》屏保吗?.图片来自:YouTube
于是,第一个屏幕保护程序诞生了
虽然大家对屏保的印象大多是Windows上那些粗劣的动画上。但是严格来说的话,第一个屏保,并非使用在电脑上。
第一个类似「屏保」的功能,其实可以追溯到1976年由德州仪器所生产的一款型号为TI-30的计算器上。对,你没看错,是计算器不是计算机。
该款计算器由于价格大幅低于当时市面上的同类型科学计算器而风靡美国。在使用该计算器时,如果闲置超过30秒的话,屏幕会进入一个及其简单的「屏保画面」:仅显示一个小数点。
▲TI-30.图片来自:YouTube
当然,TI-30的LED屏幕并不需要被保护,而这个「屏保」仅仅只是为了在不丢失运算结果的同时更省电而已。而如果要找第一个真正为了保护屏幕而诞生的屏保,同样也不在计算机上,而是在家用游戏机上。
1977年,雅达利发行的Atari2600游戏机为了保护当时的CRT电视机,在《Combat》、《Breakout》等游戏中就加入了暂停时显示彩色循环图的设定。
在后来1979年发布的8位处理器家用电脑Atari800中,雅达利也添加了与上述类似的「屏保功能」。
▲Atari2600.图片来自:IEESpectrum
虽然说雅达利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CRT屏幕需要被保护并在自己的产品中也加入了相应的功能,但实际上真正将「屏保」这个概念正式化的也并非他们,而是一名叫做JohnSocha软件工程师。
1983年JohnSocha开发出了第一个用于IBMPC的屏幕保护程序,并于同年12月,他将这个程序命名为Screensave发表在了计算机杂志《Softtalk》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屏幕保护程序这个概念,正式诞生。
▲IBMPC.图片来自:Wikipedia
第一款对外开售的屏保软件,一度卖得比Windows还多
来是来了,但是最初的屏保还跟我们认识的其实不太一样,没有声音、没有动画、甚至没有内容,仅仅只是闪动不同颜色的纯色图片。
想到把屏保做成有趣的,其实是80年代末的两位程序员BillStewart和IanMacDonald。
这两位程序员在网络上分享了一个名为Magic的动画屏幕保护程序,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动画,但这其实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内容」的屏保。不过即便是免费分享,但其实连BillStewart和IanMacDonald自己在一开始都不看好这款屏保程序。
因为对于那个时候的电脑来说,性能羸弱,连图形界面都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要在后台运行一个这样的动画屏保,事实上要占用电脑很大一部分性能。而且以当时Magic的完成度,用户在漫长的等待后,能不能看到动画都还不一定。
但事实出乎了他们俩的预料,Magic火了。
在Magic分享后的几周内,BillStewart和IanMacDonald收到了大量用户的来信,这些来信不仅有报Bug的,有提出改进意见的,更有不少直接寄来支票或者现金支持他们的。
▲Magic.图片来自:WinWorld
在意外地获得关注与支持后,BillStewart和IanMacDonald结合用户的反馈对屏保应有的形态进行了梳理,也对Magic进行了更新。
也从这里开始,屏保变成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屏保。
除了更稳定以及占用更少系统资源以外,新版本的Magic拥有了更精美的动画以及更友好的设置界面。最重要的是,Magic的产品逻辑获得了关键性的优化:当电脑闲置时,系统启动屏保;当用户移动鼠标时,系统退出屏保。(此前是需要点击开关的)
当然,在看到了屏保程序背后的商业价值后,BillStewart和IanMacDonald也决定将完善后的Magic标价出售。果不其然,即便需要额外付钱,Magic依旧大受欢迎。
随后,俩程序员对Magci继续优化,加入了更多动画供用户选择,并且他们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包装,更名为AfterDark重新推出市场。
▲AfterDark上最著名的动画《FlyingToaster》.图片来自:TechRepublic
五六十块钱的保护膜似乎相当昂贵,但是现在的人们都很愿意为自己价值五六千的手机贴上百块的保护膜。这种事情放在三十年前也一样。
即便售价为30美元,但AfterDark保护屏幕的功能依旧吸引了大量电脑用户。要知道,当时购买一台CRT显示器,可是需要300到600美金。相比起大几百,30美元显然很划算。
▲图片来自:YouTube
抓准市场需求、聆听用户心声,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AfterDark在发售后的三个月内就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销量一度超过MicrosoftOfiice甚至是Windows本身,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软件。
后来的事嘛,大家应该也能猜到,无非就是看到了成功的事例后,不少软件开发商也开始争相模仿,推出不同的屏保程序。微软、苹果也在自己的系统中添加了更多自带的屏保动画。那个最经典同时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三维迷宫」就是在1995年首次在Windows95中出现的。
屏幕不需要保护了,屏保完全没用了?未必
至于后来的后来,其实也不用我多讲,因为除了00后以外,大多数读者应该都经历过那个显示器迭代的阶段。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迅速流行,CRT显示器在千禧年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屏幕保护程序自然也开始丧失它原有的存在价值。
虽然无论在Windows还是在macOS上你都依旧能找到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选项,但是你会发现,可选的系统自带屏保,看起来都已经很像二十年前的产物。
事实上,「屏保」这个功能,已经在前年被微软正式宣告死亡。在2017年的Windows10FallCreatorsUpdate说明中,微软将屏幕保护程序列与画图一起定为了「Deprecated」功能,即用户依旧可以使用,只不过后续不会再进行更新了。
那么屏保是不是完全没用了?那倒未必。
虽然已经官宣死亡,但屏保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开发者,在用自己的创意,开发各种极具创意的屏保,让这个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继续跃然在大家的电脑上。
这些屏保当中,有不断提示你年龄再增长,生命在流逝的。
也有带你鸟瞰世界各地的。
还有能让你实时监测地球状态的。
而要数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款翻页钟屏保。这款屏保的受欢迎程度,也让它从电脑屏幕迁移到了不同的移动设备上。
虽然屏幕不再需要保护,但是这些屏保依然吸引着大家的关注。
根据GoogleTrends的数据显示,ScreenSaver(屏保)的搜索热度在近五年里面其实依旧还在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
另外,屏保也在以另一种形式活跃在屏幕上。
例如当你走进AppleStore等电子产品店时,你会发现即便没有人在试用,但屏幕也并非黑压压的一片,而是在播放产品相关的宣传视频屏保,让整个店面显得更有生气。
▲图片来自:MidSpot
例如三星之前所推出的「画·壁」电视,就是在用户不使用时,通过显示高清晰度的屏保,把自身变成一副壁画。
再例如你书桌上那块积尘已久的Kindle,当你偶尔把它拿出来盖泡面时,如果所幸还有电的话,你也会看到亚马逊给你推的广告屏保。
▲图片来自:LiveCollectiva
所以即便CRT已经淘汰,屏保也已经失去了它们诞生之初的作用,但是其实它们还一直存留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被重新赋予了新的意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