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脑芯片架构发展怎么样(国产芯片离开ARM实属无奈,全力发展国产芯片架构已是必然)
虽然国产芯片近几年仍然在发布ARM架构芯片,不过其实他们已与ARM的主流技术日益脱节,与全球相比已逐渐落后,这意味着国产芯片对于是否继续发展ARM架构已到了做出抉择的时候。
2019年开始ARM先是暂停与一家中国手机芯片企业的合作,其后ARM在发布新的芯片架构V9后更是停止对多家中国芯片企业的授权,随后ARM专门针对AI芯片推出的NeoverseV系列也没有对中国芯片授权。
ARM此番做法的后果就是国产芯片在性能方面与苹果、高通等ARM芯片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近期某国产手机企业发布的手机芯片同样基于ARM架构,它的性能只有苹果A17处理器的一半,同样采用ARM公版核心的高通、联发科则比它领先四成,这固然与芯片制造工艺落后有关,其实与芯片架构的落后也分不开。
从至今ARM尚未开启对中国芯片授权最新的芯片架构来看,似乎ARM与中国芯片走不同的道路已逐渐成为现实,而中国芯片当然不可能继续等下去,研发新的芯片架构就成为中国芯片必须做出的抉择。
从目前国产芯片研发的芯片架构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球开源的RISC-V架构,一种则是龙芯完全自研的loongarch架构,这两种芯片架构,国产芯片都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产芯片研发这些新芯片架构恐怕已是必然。
RISC-V架构在中国芯片当中已获得较大的认可,以阿里平头哥为首的国产芯片在RISC-V芯片上已取得巨大的成功,RISC-V芯片已更低的成本和功耗成功占领了国内的物联网芯片市场,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生态。
不过RISC-V芯片在性能方面与ARM的差距较大,这对于阿里平头哥将它推广至手机芯片、PC处理器等市场将是较大的困难,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多,手机芯片的性能越来越重要,RISC-V如果不能在性能方面赶上ARM,对它的前景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的国产芯片企业都加入了RISC-V阵营,然而相当特别的是他们如今研发的手机芯片、服务器芯片却是基于ARM架构,这就显示出它们其实也有疑虑,担忧RISC-V的生态建设能否与ARM抗衡,以至于他们虽然明知当下的ARMV8架构已与海外差距较大,却仍然投入力量研发ARM架构芯片。
至于龙芯,在性能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据传最新的3A6000性能方面已达到11代酷睿的水平,如此的性能确实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毕竟如今许多人用着的PC还是用10代或以前的酷睿处理器,甚至有传言指国内将有5000万台PC采用国产芯片,这对于龙芯应该是强心剂吧,希望看到这个早日成为现实。
总的来说国产芯片当下不管是被动或是主动,在ARM、RISC-V架构以及完全自研的loongarch上必须做出抉择了,同时发展多种芯片架构将损耗更多资源,毕竟中国芯片的技术实力就在哪里,同时撑起三种芯片架构的难度太大了。